校园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要闻 > 正文

学校召开有关二级学院和机关部门调研座谈会

作者:李晓云、大鹏/文/摄 发布时间:2015年12月10日 17:41浏览次数:

  12月10日,学校先后两次召开相关二级学院和机关部门调研座谈会。上午,学校在机材学院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,机材学院、理学院、文传学院、思政部、化环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讨论。下午,学校在会计学院会议室召开座谈会,学生处、土建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会计学院、经管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讨论。大家围绕“教学剩余”理念开展座谈和交流。校党委书记郑翔、副校长王万山、副校长杨焱林、校纪委书记魏立平、副校长杨耀防到会并讲话。

 

 

 

 

  座谈会上,与会人员围绕“教学剩余”的理念,畅所欲言,结合工作实际,大家一致认为,“教学剩余”理念的提出,体现了学校党委的智慧、担当和魄力,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,这一理念抓住了学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,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高校职能,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,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,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  会上,校党委书记郑翔指出,要正确认识三个问题:一是“教学剩余”是对学校全局而言,而不是针对某个老师和个人而言;二是没有“教学剩余”难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等职能;三是对二级学校来说要形成“1+3”的构架,“1”就是教学,“3”就是科研、实践、进修,要使这样的构架成为现实。

 

 

  郑翔要求,当前各二级学院一是要继续组织好学习讨论,通过学习讨论和思想碰撞,对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形成冲击,当前的工作目标就是统一思想,统一认识;二是各二级学院负责人要思考如何执行,应有什么样的措施来实现“教学剩余”,郑书记强调,要注意工作步骤,现阶段“思考如何执行”这项工作仅限于二级学院班子成员;三是要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,要一边解放思想、学习讨论,一边加大引进人才力度。

 

 

  副校长王万山认为“教学剩余”理念的提出将会打破当前学校教学紧缺的局面,学校加大人才引进,将使我校师生比例更加趋于合理和优化。王万山认为,当前各二级学院和教师们,要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正确认识人才引进目的和意义。

 

 

  副校长杨焱林指出,“教学剩余”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备条件,对于学校办学层次的上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将有利地推动校企合作,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,增加横向课题研究等工作。他认为学校应建立考核评价机制,使“教学剩余”理念真正落到实处。

 

 

  校纪委书记魏立平指出,我非常赞同“教学剩余”观点,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,学校办得好不好,教师水平高不高非常重要。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师水平和能力?就是要通过“教学剩余”,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、幸福感和成就感。我们追求“教学剩余”就是要使广大教师各尽其才,各展所长,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。如何实施“教学剩余”?要广泛听取意见,深入调研,分类实施。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、投入与产出、增量与存量、教书与育人这四种关系。

 

 

  副校长杨耀防说,第一,要正确理解“教学剩余”的概念。“教学剩余”就是从现有的教学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劳动力。哪些人适合教学剩余?一是博士和教授,二是承担重大项目的人,三是特殊领域特殊学科特殊机构的人员。要引导他们做科研,加强学科建设,发挥他们的智库作用。第二,实行“教学剩余”目前有无可能?答案是肯定的。一是有现实必要性。目前学校的教学比较规范,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。教学剩余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创新型大学发展的必然条件。是师资队伍发展状态的必然产物。总之,教学剩余与学校发展成正比。第三,如何实现“教学剩余”?一是要继续加大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。二是要提供平台,支持“教学剩余”。三是要制定措施,引导有潜能的“教学剩余”。四是要形成氛围,激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创造价值。

关闭窗口
联系我们

学校地址: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   
Email:jjuxb@jju.edu.cn     邮政编码:332005   
招生电话:0792-8310030 8310031    

Copyright © 2020 九江学院版权所有  备案序号:赣ICP备10004574号  赣公网安备36040202000313

访问统计:您是第位访问者